钢铁准入条件或“逼死”多数钢企
根据去年底完成的工信部《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》(下称《准入条件》)征求意见稿,2008年度产能在百万吨以下的普通钢企和50万吨以下的特钢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。
工信部官员表示,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大约有300—400家,其中能达到上述准入条件的大约只有80家左右。这意味着约五分之四的钢铁企业将面临行业准入“生死劫”。
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赴钢铁大省河北采访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,发现对于工信部的《准入条件》,各相关利益方不少人持不同意见。
一个特钢企业的困惑
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是钢铁企业相对较集中的一个地方,据介绍,钢铁经济几乎是当地主要的财政税收来源。
位于邯郸市永年县的特钢企业——紫山特钢集团,是集采煤、发电、特钢铸锻于一体的国有综合企业、永年县支柱骨干企业和省市“十一五”规划鼓励发展企业,现有年产30万吨部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,装机总容量2.4万千瓦煤矸石坑口电厂,年炼特钢20万吨、电渣重熔5万吨、锻材锻件6万吨特钢铸锻厂,职工 2200人,固定资产5.6亿元。
“国家的政策咱不反对,但搞一刀切也不太合适。”1月18日,紫山特钢总经理李敬国就工信部《准入条件》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,紫山特钢是一个拥有完整生产链的综合企业,涉及到钢铁的方面主要生产各种锻材锻件和特殊钢材。以其主要产品之一轧辊辊坯为例,的市场需求只有6万吨左右,自己的企业产能也根本不可能超越市场需求。
李敬国告诉本报记者,他也想把特钢产品规模和产能做大,但由于市场需求限制,根本不可能做很大。
如果工信部的《准入条件》一旦实施,那么李敬国所在的紫山特钢的特钢生产业务无疑是要被淘汰的。但他表示,问题在于:五十万吨或者一百万吨的产能对于普通钢企来说不算什么,但是对于特钢行业来说,一百万吨以上的特钢企业很少。
|